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讀《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

過去接觸到的自殺文本,多是描繪個案的生命經驗,而這本書卻是從文化背景、社會結構出發,輔以數據提出現象觀察──韓國人的自殺或許是他殺。 

書中列舉許多實例,包含負責MERS防疫的政府官員 、承受巨大升學壓力的孩子、在學校被集體孤立的女王、跟隨偶像赴死的青少年、以及役期長、薪資低、位階制度顯著的軍人。不同身分與年齡層的他們,卻不約而同選擇了同一條道路。 

然而這些選擇其實潛藏在某些韓國特有的慣性裡,作者開宗明義就指出語言特性造就了自殺風氣。觀看韓劇時經常可以聽見劇中人物道出「我們爸爸」、「我們女兒」、「我們XX」這樣的台詞。而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我們」是作為一種親密歸屬感的表現,卻忽略了這個字詞同時也負擔著沉重的壓力,是來自於他人的目光和期待。此外,敬語半語、以及用職業稱呼他者的語言習慣,也再再凸顯了彼此的身分差異。 

為了預防民眾跳軌,地鐵可以設置安全閘門;為了防止投江自盡,橋墩可以增加防護網,但這樣的措施治標不治本,如果沒有試圖解決結構問題,一心求死的生者也只是另尋其他通往終點的道路。每一條生命都在社會裡載浮載沉,當我們願意重視、談論、甚至探究成因,也許就會有越來越多人浮上水面,而那個喘口氣、被理解的瞬間,也是避免台灣成為下一個自殺共和國的黃金時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