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心內話:Longing for home

我其實很害怕透過電話得知家人的一切消息,非常不安。

幾年前的早上,手機響起,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話筒另一邊稍來的訊息,外公過世了。
而今天,身邊的人都還平安,我很慶幸,但一切都在老去,時間很可怕。

又是一小時的電話,遠赴北部念書,所以把手機熱線設給家人,但像這種長時間佔線的次數倒是不多,我從右耳換到左耳,左耳繞到右耳,手機燙,耳朵紅,每句叮嚀、關心、抱怨,隻字片語全進了心裡。上次是哥哥被直銷騙錢,媽媽哭著打給我,凌晨三點。

這次,媽媽說,阿公阿嬤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爸爸想辭職,搬回阿嬤家住,好照顧長輩們,但媽媽不願意,覺得可以把兩老接到家裡,她也方便照料。媽媽不夠體貼嗎,不,她和公婆相處情況是不錯的,只是認為雙方生活習性不同。好比長者喜歡留下很多東西,食物發霉依舊照吃,丟掉是浪費,晚輩幫忙清理,更會惹來碎唸辱罵。

而目前作法傾向聘請外籍看護。其實很難過,為何需要將家人交付陌生人照顧。因為爸爸上班時阿公阿嬤會沒人照料,而對於時常昏倒的媽媽更是不能放心她每天騎車往返。但阿嬤一共生了四個孩子呀,聽媽媽說,姑姑已經自顧不暇,得賺錢養家;而大伯過世後,大伯母罹患了躁鬱症;二伯開電器行的同時,一面投入賽鴿比賽,那二伯母得照顧自己的媽。雖然大家都會回去看阿公阿嬤、回去關心,但實際負起責任、每天幫阿公洗澡的有誰呢?爸爸,這個家最小的兒子。我沒有要譴責其他親戚的意思,因為我知道每個人都愛阿公阿嬤,但大概都有各自的人生需要負責吧。

大家心裡都有一個自己認為的「家」,只有待在那裡才有歸屬感。我相信不管是阿公阿嬤,還是媽媽一定都這樣覺得。又是一件沒有對錯的事情,單看誰願意付出比較多罷了。

我今天本來是想打電話跟媽媽說,寒假想和同學一起去香港拍攝紀錄片。第一次出國,所以很難取得爸媽的同意,我十分緊張,沒想到,他們答應了,但現在,我也決定不去了,在得知台南家人們的近況後。

因為今天我才明白,若要去追求所謂的理想,現實得先讓你無須堪慮。想要實踐夢想除了本事、努力,還必須要有「條件」,開始考慮往後像公務員一樣領取固定的薪水,若這樣做能讓家人有個安穩的生活品質,十分值得。明白家人不是種責任、負擔,只是覺得未來就算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從中獲得的成就感與喜悅不能和家人分享,又有何意義?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Listen:I try to say what's on my mind

好像只是一兩個禮拜,就能讓生活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變化。
當你誠懇的告訴我,而我也仔細留意你說的每句話。如果說改變的話,我想,也許是對身邊的一切能察覺得更細膩些、更有感覺,能努力 或者隨心所欲的 「生活」。

上禮拜回家了五天,發覺台南又更美了一點。
騎機車載著媽媽,映照在西濱公路上的夕陽,長長的人影
幾乎就要讓我忍不住說,時間就停留在這時刻吧,不要前進了
希望 這條路就這樣蔓延到天際,沒有盡頭

最珍貴的還是面試前的那兩個小時,南轅北轍的聊,像是把這兩個月沒回家的份量一次滿足,我很感謝生命中有個如此照顧我的人,儘管有些部份是我很不能接受,但終究是家人,對我的付出及愛從來就無庸置疑。

然後趁這機會跟爸爸主動提起要回阿嬤家,自從上次在台北聽到阿公阿嬤的身體狀況,我就一直告誡自己,面對家人絕對不要懶惰。而這次回家,我彷彿更能理解何謂家人的定義。

他們真的日漸在衰老,歲月的痕跡不是只出現在面容上,從一些生活的行為你都可以明顯看出,他們正跟時間賽跑著,儘管不想面對,我們在心裡卻都明白。然後更心疼爸爸,每天下班後的例行公事,就是回阿嬤家幫阿公洗澡。阿公很依賴爸爸,我知道,那是身為病人或長者的無助。爸爸真的很孝順,無可挑剔的男人,聽從老婆、順從女兒,但我不知道這樣是否讓他失去了自己。

一旁的我,靜坐在阿嬤旁邊幫她摺衣服,阿嬤也在摺,然而,當她放進衣櫃,卻像沒摺過一般。
上大學後很少回家,回阿嬤家次數當然更少,但每次回去,阿嬤就會塞她的私房錢給我,要我好好念書,因為我是現在孫子裡唯一還在念書的小孩。跟她說,我這次回來有考研究所,阿嬤說:「會考上的。」我笑笑說:「巄欸賽啦,考上就繼續讀,沒考上就找頭路阿。」很久沒這樣講話了,台語還是十分不輪轉。

上星期就想寫這些關於家的感覺。那 關於最近生活的體悟也趁這時候一併寫下來好了
昨天陪朋友去錄影,舞台上下,我看見很多閃耀的影子、期盼的眼神、緊張的心理,我欣賞很多人為夢想奮力一搏的模樣,那很可能是我做不到的勇氣。過程中是享受的、大開眼界的,但是,一些過於包裝的、戲劇的也得照單全收,在那裡,一個人的價值似乎就建構在他的能力,現實,卻也悲哀。

我覺得有點遺憾,那些口頭上說必須珍惜的、寶貴的「自然」,部分人老早就已經遺忘且失去了,而部分人僅管年輕,在他們身上,我也看不到這個字眼存在的蹤跡。因為他們好像自動跳過這個成長的階段了。

阿,昨天出門前特地點了妳的MV來看,經由時間移轉成更為接受且輕鬆的心情。我想,用一整天的歌聲來紀念我們想念中的妳,最恰當不過。很長一陣子,應該說直到現在,每當去看樂團表演時,都會想,如果妳還在的話,肯定是在哪個舞台上彈琴、哼歌,講著自己的創作故事。天使這個主題應該是個意外的巧合吧,很適合妳,生日快樂。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after 17:如果時間不是線性,而是重疊。

今天在影響影展看了賀照緹導演的《303》,觀看的時候,雖然心情受到波動,但並不是那麼明顯地,直到映後座談看到導演走上台,情緒一鼓作氣湧上,然後頻頻發抖,有點快要不能自己地,一種摒住呼吸的感覺。
記得上次這樣是在看完《親愛的奶奶》後。

紀錄片的題材是新移民,一開始看簡介並沒有過多的想像與期待,只是覺得很巧,因為星期二才剛聽完廖雲章老師分享四方報的外婆橋計畫。影片用第二代的新移民之子,點出他們的身分認同問題,以及台灣對外來族群的歧視。人真的很壞阿,口口聲聲說沒有歧視、願意接納,但實際作為卻與口中說的大相逕庭,難怪導演說,相信人心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讓我擅抖的,除了故事,大概是太驚訝導演的每句回應都像是正在給以前或現在的我一記當頭棒喝。
創作時必須放下身為「人」的觀點,設身處地的站在被攝者的立場,有時候你的「應該怎麼做才正確」,其實是會帶給對方傷害的。

再者,是解釋了前陣子我對新聞的疑惑,採訪到後來,反倒會去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這個人要被我拍,為什麼他的生活要突然被我打擾,而我又在拍完新聞後,就抽離他的生活,一種利用的感覺?所以我後來會回去幫忙收割,也是希望能以一種自主性的參與,解決這樣片面的操作模式。然後一直覺得,我拍這則新聞,僅僅只是記錄一個故事,扮演一個傳訊者的角色,但實際上面臨那些需要被改變的現況,我卻無能為力、沒有幫助阿。現場剛好有一位也是念新聞傳播科系的學生問了深埋在我心裡長久的疑問。
導演的回答是,不論身為一個記者或創作者,於心理上都有不堪附和的低潮期,這時就要做心靈的重量訓練,每沉澱一次,我們的心就會被鍛鍊的更柔軟、更強韌,看待事物的觀點就會愈加不同。

除了值得關切的議題外,這部片還提醒我許多早已遺忘的純真年代。原來我忘記那麼快樂的國小時光耶。
分組競賽、傳球回答問題、分班、騎腳踏車、寫功課、美術課、游泳課,看著看著都想回國小走一趟了(決定下禮拜回家要去一趟海東),小時候都信誓旦旦以後絕對會常常回去找老師,但事實上,除了巧遇,主動找老師的情況一次也沒有,跟老師的私交算普通,也許早就忘記我了,或者沒有什麼可以聊,但就只是想找回一點童年,看看當年的自己。
突然想到陳綺貞講的,如果時間不是線性,而是重疊的話。

大四,理論上應該是學生生涯的最後一年,但其實很沒有「校園」的感覺。每個人忙著尋找未來,走得很趕,汲汲營營拼湊將來的藍圖,常常大家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最近在忙什麼?以後要幹麻?」其實覺得聽得好膩。

無名不能用後,有段時間沒有打網誌了,新的空間,陳舊的腦袋,邏輯亂得可以,
只是不打點東西,很快地就又會變成想說些什麼,又懶得說了。
表達能力真是我的終極致命傷。